汕头确诊3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,本周末将开展防蚊灭蚊统一行动

【摘要】:什么是登革热?如何预防登革热?登革热有什么症状?汕头确诊3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,本周末将开展防蚊灭蚊统一行动

今天(8月22日)下午,市政府召开全市防控登革热疫情工作会议。记者了解到,经省疾控中心确认,近期我市已确诊3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和4例输入型登革热病例,登革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,本周末全市将集中开展防蚊灭蚊统一行动。汕头确诊3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,本周末将开展防蚊灭蚊统一行动
 
会议由副市长林依民主持,市疾控部门介绍了我市近期登革热疫情防控情况。目前我市共确诊4例由东南亚地区输入登革热病例,并在金平区发现并确诊3例本地登革热病例,病人全部及时得到隔离治疗。有关部门和区县立刻采取措施,消杀蚊虫,加强监测,有效防止感染扩散。
 
林依民指出,当前我市已经进入登革热疫情易发季节,防控形势严峻,任务繁重。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,充分认识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严重性,从做好创文巩卫工作的全局和高度出发,采取有力措施,坚决遏制登革热疫情发生。本周六全市要统一组织开展一次夏秋登革热防控行动,集中防蚊灭蚊,并在下来一个半月时间内持续保持严防态势。各地各部门要广泛发动群众,加强宣传教育,让市民了解登革热传播途径,全面清除积水区域,彻底消除蚊虫滋生地;要组织专业队伍,对公园、广场等公共场所水体进行全面灭蚊;要落实物业管理单位对全市各住宅小区采取防蚊灭蚊措施,引导居民住户清理家中盆罐积水,避免滋生蚊虫;卫计和疾控部门要做好疫情监控,查清病例源头,彻底消杀病源;同时做好定点医院药品医疗准备,确保用药保障。
 
什么是登革热?
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。其临床表现为高热、头痛、肌肉、骨关节剧烈酸痛、皮疹、出血倾向、淋巴结肿大、白细胞计数减少、血小板减少等。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多发为每年的5—11月,高峰为7—9月。
什么是登革热
登革热有什么症状?
1.发热 起病大多突然,体温可迅速达到39摄氏度以上,一般持续2—7日,热型多不规则,部分病例于第3—5日体温降至正常,1日后又再升高,呈双峰热或鞍型热。
 
2.皮疹于发病后2~5日出现,初见于掌心、脚底或躯干及腹部,渐次延及颈和四肢,部分患者见于面部,可为斑丘疹、麻疹样皮疹、猩红热样皮疹、红斑疹,稍有刺痒,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热退后,于脚、腿背后、踝部、手腕背面、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,1~3日内消退,短暂遗留棕色斑,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。  
 
3.出血 于发病后5~8日,约半数的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、不同程度的出血,如鼻衄、皮肤淤点、胃肠道出血、咯血、血尿、阴道出血等。
 
4.淋巴结肿大 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,伴轻触痛。 
 
5.其他 可有肝肿大。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,完全恢复常需数周。重型登革热会于病程第3~5日,出现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意识障碍,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。本型常因病情发展迅速,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。
 
 
 
如何预防登革热?
1.晚上睡觉时需要点上蚊香或者挂好蚊帐,避免夜间熟睡时候,被外面飞进来的蚊虫叮咬,从物理层面上防止蚊虫。
 
2.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习惯,保证每日三餐的营养均衡,工作学习之余,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体育运动项目,锻炼身体,提高身体免疫力,从本质上预防登革热的发生。 
 
3.室内外必须清理积水,勤倒垃圾,搞好周围生活环境,保持卫生干净,从源头上杜绝蚊虫的滋生,减少蚊虫的数量。  4.在户外走动休息的时候,应该在身上、特别是裸露的地方喷上驱蚊水,或者穿上长袖、长裤,避免蚊虫的趁机叮咬而导致发炎。  
 
5.家里或者周围,特别是一些容易滋生蚊虫或者躲藏蚊虫的地方,应该使用一些杀虫剂进行喷洒,也是一个源头上很好的杜绝蚊虫滋生的方法。  
 
6.从大的方面上来讲,一个社区一个公共场所,需要全民动员,特别是负责单位部门,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,普及预防登革热常识,同时进行灭蚊防蚊工作,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预防控制。

热门推荐
掌上查询郑重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掌上汕头无关。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掌上查询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,请您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